查看原文
其他

创新策源“旗舰” 在这里 电磁驱动聚变装置、跨尺度矢量光场年内开工

成都日报 2022-07-22


开栏语




在成都奋进新时代、迈步新征程的关键时期,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聚焦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,描绘了新时代成都建设发展的壮阔图景。


坚毅笃行,共创未来。围绕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,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“六新”奋斗目标和“八个坚定不移”工作部署,既描绘了未来蓝图,又构建了实现路径。即日起,本报推出《从身边 读懂未来成都 聚焦市党代会报告“六新”奋斗目标》系列报道,聚焦每个“新”背后的行动与探索,从身边正在发生、演进的事与人,见微知著,感受这座城市的信念与征程;共绘蓝图,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,共同开创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美好未来。




“着眼形成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,高标准建设成渝(兴隆湖)综合性科学中心和西部(成都)科学城,高水平建设运行天府实验室,在突出优势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及国家实验室基地,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。”


——摘自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



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,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,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。
用好“创新”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关键增量,必须提升创新策源能力,才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,从而赢得优势、制胜未来。
“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多次提及科技创新,特别是强调了‘创新策源’能力建设,这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城市考量与部署。”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英认为,抢抓国家战略机遇、服务全省发展大局、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,成都创新策源能力建设,可加快建立集政府、高校、市场、产业、人才等多种“造血”要素为一体的创新体系和优势产业集群。

向未来 笃行之

中科院成都分院“搬家”打造国家创新策源地


“从华西坝到兴隆湖畔,中科院成都分院再次启航。”站在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,中科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、院长王嘉图有感而发。


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距离旧址华西坝,三十余公里。


1958年来蓉,六十多年与成都创新同路的中科院成都分院,是成都创新队伍里的“老兵”;同时,也是西部(成都)科学城的“新兵”。


去年12月,随着中科院成都分院“入驻新园区启航新征程”仪式的举行,兴隆湖畔迎来了这位科研界“国家队”入驻。



“西部(成都)科学城,这里将是成都创新策源的未来。”王嘉图坦言,在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征程中,再次启程的中科院成都分院从未缺席。


面向未来,中科院成都分院将“国家创新策源地”目标置于再次启程的坐标之中。“以国科大成都学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工程中心为核心,以大科学装置和科教基础设施为支撑,以中科院20余家研究所和创新单元为依托,打造科教融合创新生态圈。”王嘉图分析,未来的中科院成都分院将成为国家创新策源地、成渝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高端人才聚集地。


“新园区投入使用将起到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。”王嘉图说道,比如,他们正在探讨建“超算中心+中科院数据中心”,对中科院大科学装置产生的原始数据、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收集的信息等进行研究。



兴隆湖心,碧波涟漪,生态优美;

兴隆湖畔,创新策源,未来生长。


西部(成都)科学城核心腹地坐落着天府永兴实验室,瞄准“碳中和+”,已组建首批科研团队;成都超算中心,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超算中心,主机性能排名进入全球前十,已为城市天气等提供算力支撑服务;独角兽岛,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,已获得云从等企业的青睐……


在西部(成都)科学城378.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我们似乎能“嗅”到城市未来的气息。这些生长于斯的创新集群,将构建起城市创新策源“旗舰”,面向未来,创新生长。


绘蓝图 怎么干

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

再建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


擘画新蓝图,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:“提升创新策源能力。要着眼形成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,高标准建设成渝(兴隆湖)综合性科学中心和西部(成都)科学城,高水平建设运行天府实验室,在突出优势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及国家实验室基地,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。”
蓝图已启,部署已定。构筑科技创新中心策源承载地,成都将高水平建设西部(成都)科学城、高标准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、高起点建设天府实验室、高品质建设科创空间,整合全球顶尖创新资源,发挥在蓉高校院所、创新团队重要作用,打造“从0到1”原始创新突破、“1到N”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一体贯通的全链条创新体系,以科技创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。


锚定目标,行动已展开。“今年将配合科技部制定国家层面的《西部科学城建设方案》,制定总体规划、建设实施方案和专项支持政策。”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透露,作为四川争创国家实验室的“预备队”,天府实验室也将迎来新进展——按照进度,将于年内挂牌天府绛溪实验室、天府锦城实验室,并加快建设天府兴隆湖实验室、天府永兴实验室。
未来五年,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,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,成都有着更多布局:依托成都科学城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,今年成都将启动建设电磁驱动聚变装置、跨尺度矢量光场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,目前已经选址,预计今年三季度开工。据悉,这两个项目都是获批国家“十四五”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“国之重器”,奔涌着科技创新的强大动能。

专家声音


四川省委党校

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、教授 郭险峰


提升创新策源能力,赋能未来竞争 


成都肩负着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,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是拼未来、立潮头的“引擎”。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是城市原创能力、核心竞争力、创新主体协同能力的系统集成,以策动城市的“原始创新”“基础创新”为抓手,才能实现城市学术思想原发、科学发现领军、技术发明领先、产业方向领航目标,“以独创立城”“以突破兴城”。
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,一是要从思想认知上强调“源头性”“独创性”“始发性”,革除“模仿创新”的路径依赖;二是注重打造高能级平台,提质提速西部(成都)科学城建设,为自主创新提供源头供给;三是强化基础性、前沿性导向,选择引领性重大科研和产业方向持续布局,有效建设“国之重器”;四是强力厚植创新土壤,优化研发基础设施建设,助力原创“破壳”。



推荐阅读


四七九898个名额!怎么分?


看这部剧,还要换上戏服?去《微光》中沉浸吧



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

记者 宋妍妍 张舟

编辑 王戬

图片 本报资料图片

校对 蔺虹豆

审核 庄伟伟 饶竹舟 单正华

监制 吴东伟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